公文写作网 最新公文 实用公文 公文写作 热门公文 我要投稿 找人写稿 写手招聘 发布任务 写手接单 —权威的文秘写作网站,本网站不存在任何会员,所有范文均免费阅读

新冠疫情对不同人群心理健康影响

时间:2022-03-01 07:47:39 | 作者:赏金写手
中国赏金写手网 广告注释:中国赏金写手网

摘要:据海外网6月16日电根据Worldometer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6月16日6时30分左右,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77340599例,累计死亡病例3836166例。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338050例,新增死亡病例9412例。:数据显示,巴西、印度、阿根廷、俄罗斯、伊朗是新增确诊病例数最多的五个国家,巴西、印度、阿根廷、俄罗斯、美国是新增死亡病例数最多的五个国家。
美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1.6万例。

据财联社报道:截至6月14日,中国各地已累计接种90413.4万剂次新冠病毒疫苗,62200万人至少接种了一剂新冠病毒疫苗,占人口总量的43.2%;22330万人已完全接种,占人口总数的15.5%。近一时期的日接种量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在1500万剂次以上。目前各地暂缓接种第一针,重点保障第二针接种尽快形成免疫屏障。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发展,新型冠状病毒在国外特别是在印度十分严重,而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虽然发生积极向好变化,但仍然时有局部发生疫情,不容忽视,仍然备受关注。本文根据国内疫情发生之后到目前不同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的随之变化。对人们个阶段性的情绪和心理变化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以便于对今后各个群体心理心态的研究与防范提供有力参考。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健康;焦虑;担忧;恐惧

一,研究的各不同群体对象

受疫情影响,各类人群受到的影响不尽相同,从已经感染确诊的病毒感染者和被治愈者,到疑是感染者病例,从一线医护人员到各级疫情管控人员,从普通青少年学生群体到社区民众等等,由于本身所处的环境和工作性质的不同,因此他们的感受也不一样,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者以及疑似患者

新冠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型的并危及到生命安全的疾病,它的发病期可以引起患者相当大的恐慌,失望和无形压力。尤其是那些经过确诊后在隔离病房治疗期间的感染者,他们会感到病情的不确定性以及目睹在住院期间亲眼目睹的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更会增加患者的恐惧感。另外,在医院隔离,不自觉的会相对增加患者的孤独和无聊感,使得患者对于针对病情采取的各项措施和避免疾病传播的做法过于敏感。一般病毒感染患者在症状较轻的情况下到临时隔离医院接受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毒感染患者则被送往指定的医院接受及时有效的的治疗。患者在医院进行隔离治疗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身体上和心理上不适的感觉,这样就会导致患者精神健康上的问题。据先前的有关研究资料表明【1】,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流行期间,大多数感染的住院病人经历了各种精神障碍,导致出现了很多的精神类问题,主要体现在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焦虑、失眠、抑郁以及创伤后出现各种应激症状等。

在家中隔离的一般轻症的密切接触者、疑似患者,以及到医院就诊的发热人员等。他们由于是感染信管病毒的不确定性,没有出现严重的病毒感染趋向,一般出现的情绪反应属于正常的应激反应,对他们的隔离手段一般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观察,他们出现的心理状态是侥幸心理、躲避治疗、怕被歧视,或焦躁、过度求治、频繁转院等。以上论述新冠病毒患者心理健康,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良倾向,病毒感染虽然已经经过了最初的过渡期,但随着全球疫情的发展,国内对疫情的估仍不可轻视,在患者心理健康探索方面,仍然要当成重中之重,进行深入的研究,更好的造福国内新冠感染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2.被治愈者

根据相关信息:一些新冠康复的人员曾在医院治疗期间由于精神压力比较大,康复回家之后经常有身体不适的感觉,有时会来到门诊反应情况,主要出现失眠、心慌胸闷、担忧紧张等症状。也就是说,这些患者在医院隔离治疗的阶段,可能就形成了一种应激的状态,在心理深处残留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因此出院回家之后会更容易出现象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紧张后怕以致出现情绪上的消极低落等一些症状。
    有关资料显示【2】:自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到目前,疫情在中国得到了有效控制,抗疫情之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且研发了病毒一面,正在全国普及之中。但是不容乐观的是,疫情在全球仍然是在蔓延之中,甚至现在每天还有许多患者病逝,由于全球病毒环境的影响,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目前全球性的新冠病毒感染在短期内不会得以彻底解决,会有一些治愈者不断出现,因此,即使在国内,对于患者治愈后的心理健康也要有较好的应对措施,以确保患者治愈后心理上的恢复。

3.医护人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由于疾病传染性较强,经常有病情较急较重患者,而且治疗难度大,不仅考验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同时也在考验他们的身体承受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在参与抗疫工作当中,医务人员经常夜以继日,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从身体上到心灵上需要高度透支,而且工作压力非常大,生理上和心理上面临着负荷高的承受压力,并且在初期由于对新冠肺炎认知上的不钩、面对封闭隔离环境工作环境、过度的操劳疲倦以及长时间与亲朋好友的分离和缺乏交流,尤其是面对新冠患者,时时刻刻都面临着随时可能受感染的关乎自身安全的重大威胁,很容易让医护人员产生焦虑情绪、以及过度紧张、抑郁和过于疲劳等症状。据心理学原理表明【3】:“当个体长时间处于高压情境下的应激状态时,往往容易出现认知失调、情绪失控、大脑损伤和决策偏差等问题,从而产生情绪低落,容易焦虑,过分担心自己和同事会被病毒传染。容易自责,有无力感,认为自己无法帮助更多患者,无法照顾家人。职业耗竭。随着本次疫情的发展,工作时间增加,身心疲惫,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迷茫,出现无助感和无价值感,甚至出现悲观厌世情绪”。以上综合新冠病毒在医疗场所对所从事相关职业人员的心理健康危害,由于病毒在国内不断发生,有必要多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做到更进一步的研讨。

 

4.疫情管控人员和管理人员

疫情发生以来,疫情管控人员和管理人员,如现场指挥、组织管理人员、志愿者等行政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时间是24小时随时待命,经常吃住在各个防疫现场,每出现一次时间他们都能迅速出战,从参与各级文件及各种相关疫情的通知,不断地地上传下达到位,并落实到人头,承受着诸多的压力。可以说没有做不了的事,完成不了的任务。每天不断地应对各项疫情突发情况,无章可循,只能应变处理。如果疫情集中物资和人员调配又是面临重重阻碍和难题。由于人员身体过于劳累,又长时间得不到调整,透支身体,人员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压力和冲击。使参与管控的各级行政等人员经过劳累难以缓解后出现睡眠困难,易怒、乃至沮丧。替代性创伤、以惊恐、害怕、恐惧以及无助呈现。并且出现困惑、无法集中精力、犹豫不决。生理反应为(头痛、胃疼,易受惊吓)。忧虑或焦虑;极端的压力反应同理心压力:无助、困惑、孤立;同理心疲乏:去道德化、孤单、屈从;过于沉溺,睡眠习惯的剧烈改变(拒绝睡眠或起床)来逃避感觉;人际关系严重困难,包含家庭暴力;忧虑及相伴而来的绝望,从行动上出现不必要的冒险等。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全国新发病例的连续下降给各级管控人员和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带来了希望和信心。

5.青少年学生

新冠肺炎疫情对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据有关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面向全国10万青少年开展的抽样调查显示【4】,新冠肺炎疫情对于青少年这个群体具有较大的影响,一个是从心里状态上,一个是学习生活的状态上,对于很多青少年都有一定的心理健康影响。部分青少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疫情阶段和疫情之后都受到过紧张、恐惧、担忧、憋闷等情绪困扰,另有一部分受访青少年表示在疫情防控地区和疫情防控阶段,全天几乎是离不开手机的,因为学业不能正常进行,不能进行正常的户外活动,很多时间需要用玩手机来打发,比较糟糕的一部分青少年学生觉得一天当中什么也干不下去,布置的学习任务学完了,哪哪都去不了,就只能在家就是玩游戏,有的个别青少年学生因为玩手机赌博游戏导致严重后果和因游戏导致家庭问题的产生。因此,在疫情期间产生的这些常见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如果这些青少年心理问题不能够在后疫情时代加以适当并且有效的加以解决,就有可能把这些疫情期间养成的不良习惯带到今后的日常生活当中,而成为一种惯性,从而影响到青少年学生今后的人生,影响到他们长期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当中。

可以说,从全球整体疫情情况来看,疫情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阶段,疫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应该是有一个较长阶段,是持续的,具体在于疫情期间受到较大影响的的青少年群体可能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STD)【5】,疫情的意外发生和间断性的发生,由于它的反复从而导致易受波动的青少年群体情绪波动,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师生矛盾和家庭矛盾,一些学生复课后成绩下滑,难免会有不同的心理压力以至逆反心理,较长时间居家学习已经养成一些惰性,难以适应复课后的作息,产生睡眠问题等。青少年学生返校以后对来自疫情发生地区的同学很容易产生恐惧和防备心理,从而影响到同学之间的相处等等。所以后疫情时代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任重而道远,心灵‘抗疫’仍然不容忽视。

6.社区普通公众

6.1小区内居家群体

在疫情期间,各个居民社区,居民有可能已经历了一个月或者几个月的封闭管控,一些人可能因为在工作生活上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非常态化,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出现了焦虑、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特别是对于在封闭管理小区内几乎是很少出去小区的民众,他们期待开放后自由的出去,在权威通知尚未明确之前,他们其过高的期待反而会打破目前的生活规律,可能会出现“期待—失望”的心情不良循环。在突发的疫情区,由于疫情到来,一些居民由于长时间处于防疫的高度紧张状态,一旦接到疫情出现好转的消息,这部分人群会出现微妙而不自知的心理偏差和一种兴奋感,从而让他们的行为不够规范或者出现一些反常的情绪和行为。

6.2上下班族群体

对封控之前一直在快节奏下上班族来讲,解封后将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强度,这部分人由于疫情放下工作后,疫情结束又从新上百,其工作量和工作衔接自然带来压力,在压力下可能会出现类似‘假期综合征’的表现,出现在工作上的疏忽,紧张不安,厌工和失去方向等不良情绪,甚至会出现不明原因的胃肠道反应、焦虑、神经衰弱等。

6.3老年人群体

据研究,社区老年人的心理状态通常较为稳定。但也有少数老人在疫情中,并未在情绪的控制上展现出优势,他们面临的压力和中年人、青年人一样大。
这可能与老年人具有更高的患病风险有关。不过相比于年轻人,老年人能更好地处理压力,较少出现抑郁和焦虑的情况。这可能得益于他们更加丰富的人生阅历。而且,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退休,无须担心工作问题,因此有更多的时间来应对和调节压力。不过老人当中也有受疫情影响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也有如抑郁、焦虑、压力和孤独感等。

二、研究结果和讨论主要心理健康问题

目前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不可低估其危害。尽管国内外专家倾尽全力研究,但针对各种变异病毒仍还没解决。因此,在研究病毒对人类心理健康危害方面,就当下国内新冠病毒对各类人群的影响方面,本文针对主要情况研究总结表现主要的心理问题。

1. 焦虑、抑郁

因疫情出现压力和抑郁情绪,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他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盗汗、肌肉痉挛、皮疹、血管肿胀、口齿不清、吞咽困难、神经痛、腹痛、体重减轻、认知问题、思维混乱、幻闻、幻味和幻听、四肢麻木和刺痛。这是他们的一些症状。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被隔离后,经历各种精神障碍,失眠、焦虑、抑郁等,许多病人出院后这种情况都会持续一段时间。以上情绪反应也体现在部分被隔离的疑似病例。

2. 压力、恐惧

疑似病例病人害怕自己得了新冠病毒,往往表现为莫名担和恐惧心,表现为坐立不安,失控感。易出现神经性紊乱,例如感到无力、疲惫、食欲差、胸闷等。担心自己得新冠病毒后病毒会传染家人朋友从而产生恐惧。被治愈者回归家庭口仍然有后怕的感觉,并对自己的病情治愈程度不完全放心,对今后有没有后遗症不无担心。在心理上存在压力,甚至对生活缺乏信心和斗志。医护人员频繁地接触病人,感染可能性大,因此产生内心恐惧,而且救助病人任务重,责任重大,他们的压力和恐惧中带有几分痛苦、自责等。

3. 紧张、忧虑

青少年群体主要体现在受到过紧张、忧虑、憋闷以至恐惧等情绪困扰,管控人员等管理群体,经过劳累难以缓解后集中出现睡眠困难,易怒、紧张、担忧。有时以惊恐、害怕、恐惧呈现。社区普通民众群体均为一般性心理表现,由于疫情带来的也有如轻度抑郁、焦虑、压力和孤独感等。

三、建议

站在公共卫生的立场,对于各种人群心理健康同样受到某种威胁和影响。提供了几条保持心理健康的建议

1.交际思维的改变

面对疫情,建议及时调整心态,利用便利的互联网,多与亲友交流,居家锻炼和进行适当的文化娱乐活动。
    2. 扩大认知角度

提供心理社会支持。对亲人、朋友和社会上其他人出现的情况,包括心理问题,要多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接纳,提供适当的帮助。建设性地帮助别人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不轻率地对别人的观点、态度提出批判性意见。

3.提高心理弹性

 新冠疫情病毒的影响总会有一些人出现过度焦虑、害怕、恐惧等各种情绪。也有一些人会出现强迫症状,比如自身曾经过某疫情地区,神经性的怀疑自己被感染,不可控制地采取没有必要的防病毒措施。如果在你的家人存在这种情况,应该引导他们去做心理咨询。这些症状如果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必要时要引领他们去接受相应的药物治疗。

4. 扩大研究群体

本文提出的各个研究群体除外,还有国内其他各行业都收到了疫情的影响,如百货、物流、餐饮、百货、市场、旅游、以及与国际业务往来的等人群心理健康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应扩大并专注于研究。

5. 研究方法

本着有有计划、有系统的收集有关研究内容进行综合论述,以探讨新冠疫情与不同人群的关系,借以发现问题,探索方法和规律。

 

 

参考文献:

【1】张凤、何海燕、曹国强、赵孝英、王亚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言行特点分析

【2】马丁.西夫.中国日报网

【3】周晓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恐惧心理的防范措施

【4】魏华、李廷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心理干预的建议。

【5】张秋华.中国新闻网


本文地址:新冠疫情对不同人群心理健康影响

上一篇作文:人力资源管理与媒介经营管理的关系

下一篇作文:新冠肺炎调查研究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新冠疫情对不同人群心理健康影响》为公文写作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新冠疫情对不同人群心理健康影响》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中国赏金写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