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通论学习报告
首先我要感谢学院开设《劳动通论》这门课程,给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在生活工作中能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提升自我。通过对《劳动通论》的学习,感触很多,收获也很多,下面就是我要与大家一起分享本人此次的学习成果及个人心得。
在这本教材中我学习到了对劳动的精神、感悟到了在失败中永不放弃的劳动激情,体会到在劳动中团结一致的力量。劳动就相当于一个机械的心脏,劳动中的每一个个体就是机械中的零件,有的零件虽小但起的作用却至关重要。毛泽东曾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辛勤的劳动。”都说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价值,我却不能真正理解。但通过我们学校开展的这门课程,我逐渐明白了劳动的意义,劳动的价值,劳动的不平凡之处。
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劳动”是必不可少的链接,劳动也是工作中打造高绩效团队的基础。因为团队就是由一群不同背景,不同技能,不同知识的人所组成,只有大家同心协力,团队是用群体的智慧结合成巨大的创造力,才能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从而组成高绩效的团队,而无论什么活动都是“劳动”活的体现,因此方中的每位员工都是很重要的一份子。特别是作为一名管理人员,首先必须敢于担当、懂得如何培养、管理自已部门的每一位员工,时刻保持了一颗良好的心态的去面对一切事情。
此次学习中的成果:
第一、劳动科学的系统性。这本教材能调动起我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书中有很多关于未来劳动生活的生动案例,连接了理论与实践,每章都反映了劳动科学与不同领域就的联系,让我能贯通各个学科的之间的学科逻辑。我想通过这次学习,把这种逻辑方式也运用到实践来,相信通过这种模式,能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效率。
第二、劳动本质是历史永恒性。高尔基曾言:“文明的高度始终是同热爱劳动密切联系着的。”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5000多年的跌宕起伏,文明却从未断裂。因为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中华人民是热爱劳动的人民。一个文明的产生,不能没有劳动;一个文明的发展,不能没有劳动;一个文明的前行,不能没有劳动。
第三、劳动形态的时代发展性。劳动创造了人类浩浩荡荡,永不停息的文明长河。这门学科既强调了劳动本质的历史永恒性,又深刻体现了劳动形态的时代发展性,让我明白时代无论怎么发展,发展的速度如何,劳动永远与每个人的生产生活不可分割。让“劳动”合理的运用到公司,给自己制定短期、长期的工作目标,有目的、有方向、有计划性的去工作。
第四、劳动与大学生发展的密切相关性。这门课程在讲明各个学科的基本概念的同时,结合了我们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普及必要的劳动科学知识,让我们在掌握理论的同时学以致用,能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还结合我们未来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劳动问题,普及很多实用的知识。
劳动使我们青年增长知识,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正如萧伯纳所说:“劳动是唯一导向知识的道路。”通过劳动理论课,通过劳动,我们懂得了尊重劳动者,我们学会了团结合作,我们明白了劳动不仅仅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享受劳动的过程,体会劳动的经历,获得丰厚的人生感悟。不劳而获得的,只有贫困。这贫困不仅是物质上的贫困,还有精神上的贫困。劳动使我们在合作中明白人与人相处的方法,使我们在思考中升华自己的思维,使我们在不断的阅历中提升自己的气质。
从古到今,我们的文明,我们的艺术瑰宝,我们的个人价值,我们的人生智慧都由劳动而来。万物皆有根,我们的根就是劳动。通过劳动通论课,我真是收益匪浅。
总之我认为,我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能够保持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就如欧文所言:“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相信我们专业都能劳动至上,用劳动创造我们的价值,用劳动充盈我们的学院,用劳动改造我们的世界。